找到相关内容77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量理宝藏论(二)

    智者有承许,识境同时能所取。  俱时之故无相属,无因则识成相违。  若谓取境即同时,前时刹那境为因。  从境生故成立识,彼无俱时之所需。  外境根及作意,从彼所生乃为识。  等虽是生子因,相如父母...成长因,是食物时「热暖」等等之聚合,然而长大后其相貌,亦相似父母之外貌,而非相似余他人之相貌。释量论云:「如时等,皆是子生因,持父母一形,非是余人者」【彼故外境有二果】譬如:眼识观见外境如瓶,其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5638218.html
  • 释量论(本颂)(二)

    是说为自证。从诸境所生,一切诸识等,其余虽是因,然有境行相。  如时等,皆是子生因,持父母一形,非是余人者。  其余及诸境,虽同是因性,许彼分是境。无彼,彼不成。  于具义心中,恐无义行相,缘过去...如花蝶等色,众多如何现?  若种种是一,此尤为希有。种种非一性,喻如摩尼色。  青等诸区别,花布等亦同。若唯支分色,乃见如是者,  若舍青等外,见余花甚奇。时义行相,同了知诸觉,  一次第多义,一...

    法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2538400.html
  • 法尊法师译:释量论(7)

    相。初又分二:癸一、成立有所取义觉二相,二、成立无所取义觉二相,今初: 从诸境所生,一切诸识等,其余虽是因,然有境行相。 如时等,皆是子生因,持父母一形,非是余人者。 其余及诸境...,则分别心亦应明了显现,是自证现识故。若许尔者,说不明现应成相违?曰:如缘瓶之分别识,是于彼瓶之分别心,以是于瓶杂缘声义之觉故。一切识上之能取相,是于彼自体之现识,以是于自体 不杂缘声义之不错乱识故...

    法尊法师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5038553.html
  • 大圆满的意义和内容

    其王为葛逻达支特勤.后王乌散特勤洒.年老请以子拂麻罽婆嗣位,玄宗 听之,公元七二O年因大乌苌接壤,大数诱之,乌苌土骨咄俱位 二王不肯臣.四月丙午.玄宗遣使者册为王.公元七四五年...听之,公元七二O年因大乌苌接壤,大数诱之,乌苌土骨咄俱位二王不肯臣.四月丙午.玄宗遣使者册为王.公元七四五年(天宝四年)册罽宾王子勃匐准为罽宾及乌苌国王,(西藏后期传,西方两胜地即乌苌罽宾并举...

    郭元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293889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初传早期佛典的翻译

    外无所求,心不系道,亦不结业。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……”12又于第三章中曰:“佛言: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,受道法者,去世资财,乞求取足。日中一,树下一宿,慎勿再矣!使人愚蔽者,爱欲也。”13又于...地分析了世法的“苦”的特性,从而指出人们的情欲(主要在于性)是“苦”的根源,而由人们的世俗观念以及通过感官所感受外物而形成的理念,则是“苦”的近因。从这一命题出发,早期的佛教徒颇为提倡禁欲,我们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5641355.html
  • 印度佛教医学概况

    》等。  食疗法即饮食保健,其方法可归纳为提倡素食养生、强调饮食节律和注重饮食禁忌。律藏内的四种药物分类,就涵盖了"一切可之物",可以说药难分彼此。《佛说佛医经》强调时令节气饮食的关系。《佛说...""释瞻病篇")等,比如后书论述四类药,"四药者,摄尽一切所之物,对治新故二种之病,通名为药。受兼手口,俱该四药。"(注:T40/377c.)又指责违犯医药事戒条的行为,"今日多作茯苓丸,形如拳大...

    陈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1042266.html
  • 印顺导师赞叹的菩萨精神

    有佛,遍身毛孔出众妙香,众生闻之而得道者;有佛,以众生,令得道者;有佛,众生但念而得道者;有佛,能以一切草木之声而作佛事,令众生得道者;有佛,众生闻名而得道者。为是佛故,说言:我作佛时,其闻名者,...起源开展》…等诸多著作中都有论述,其中于《印度之佛教》中,更可看出导师对“菩萨的伟大精神”赞叹有加,如该书〈自序〉中云:  印度之佛教,自以释尊之本教为淳朴、深简、平实。然适应时代之声闻行,无以应世求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1645347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特质(3)

    原始经典即可理解。当时的风习,一般都依星的运行,定日时之吉凶,就方位之善恶,佛教则不认为有此日时、方位的吉凶。又对於饮食之物,也迷信的规定可之物不可之物。据说有一种苦行者,设有:不接受他人招待...可不可之物,有种种的规定,其中有不少令人觉得是迷信的。例如洋葱菇类、供神的食物、无小牛的牝牛之乳等,不可或饮之规定即是(注二)。这纵然有宗教性的净秽之意,但并非通用於一般的合理的规定,同样的...

    水野弘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946952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3)

    ”,是着重说明人生和世界之所以存在及其本质的。此经的中心,在于把人的世俗观念,特别是通过感官的感受和观念说成是苦的远因,而人的爱欲,主要是性,则是苦的近因。人生在世必然是苦。据此,它要求通过禁欲...官颁的《五经》;在官僚和士大夫层,名教礼法或者成了腐朽虚伪的粉饰品,或者为有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轻蔑。两汉正统的文化思想已经丧失了权威地位,社会酝酿和流行着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,其中不少可以佛教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847042.html
  • 阿含概说(2)

    根本,故一分学者说,无明行二支是后来所附加,初期缘起观,仅止于识,即根据于此。 四,是释尊经过深刻的观察,所揭示出来的,第一属肉体的要素,第二、第三、第四,属于精神的要素。有情有赖于四延续一期的生命,并为发展当来的新生命的主体。是故人类的生存未来生命的延续,都有赖意思有取识的再创。人类有个共同生存的欲望──思食,不但希望个人的生存,并且从个人到家庭,乃至整个民族的繁荣,整个国家的生存...

    东初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3647205.html